联系我们
公司名称:重庆光电仪器
联系人:丁经理
电话:17784210768(微信同号)
手机:QQ:1411184862
地址: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缙善路2号附17号
邮箱:cqgdyq@163.com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动态
百年京张 见证铁路发展国力飞跃
      智能,京张高铁最亮眼的标签。智能京张,离不开智能建造,其背后是中国基建的强大实力。
三维模型助力,京张高铁实现全线智能设计。
“瞧,这是网上的京张高铁。”中铁设计集团副总工程师吕刚打开了数字孪生模型,无论是高山、车站抑或是轨道、桥墩,全都三维立体可视。
为实现智能铁路的建设目标,京张高铁进行了67项智能化专题科研,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全线、全专业、全过程三维智能协同设计。
“我们首先利用前期的勘探、测绘数据生成地理孪生模型,然后导入自主研发的智能算法,进行智能选线和工程设计。”吕刚介绍,依托三维智能协同设计,选线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,其生成的数字孪生模型还可实现施工建造精细化管理,为后期智能运营提供数字档案。
智能盾构掘进,京张高铁开启智能建造先河。
“前一秒高楼林立,转眼间便进入地下”,列车从北京北站开出不久,便进入了清华园隧道。
这条隧道不简单。与北京地铁10号线、15号线、12号线相交而过,长距离并行地铁13号线,下穿7处重要城市道路、百余条重要市政管线……怎么办?智能建造来帮忙。建设者采用先进的泥水平衡盾构机“天佑号”进行掘进,并建立了盾构智能掘进可视化云平台。
“这相当于为盾构机装上了‘天眼’,时刻掌握隧道和周边构筑物的变形情况。”中铁十四局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盾构负责人赵斌说,这一措施有效提升了施工精度,沉降误差不超过2毫米。
不仅如此,清华园隧道还实现了管片、轨下结构的全预制机械化拼装。盾构机走过之处,隧道已“精装”完毕。
八达岭长城站。世界上埋藏最深、地下面积最大的高铁站,相当于把一幢30层高的大楼埋藏于深山之中。
研发隧道结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等,运用人车定位系统、智能交通指挥中心、视频监控信息系统……“我们用最智能、最先进的技术完成车站建设,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、重要文物零影响。